为满足“十五五”规划人才队伍建设需求,充分发挥老员工“传、帮、带”作用,助力新员工快速成长,近日,中色平桂正式出台《导师带徒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对导师带徒活动进行全面规范,为人才培养搭建起系统化支撑平台。
《办法》对导师和徒弟的资格条件作出清晰界定。导师需在公司相关岗位工作满5年及以上,业务能力突出且连续两年年度绩效考核为B级及以上,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群众口碑;徒弟则涵盖校招应届毕业生、社招未满一年的管理技术人员及重点生产岗位社招人员,确保重点人群得到精准培养。
为保障带徒实效,《办法》详细划分了各方职责。公司人力资源部(党委组织部)负责本部活动组织、全公司活动指导及导师库维护;各单位人力职能部门承担本单位活动全流程组织工作;导师需从企业文化引导、岗位技能传授、成长督促等多方面开展带徒工作,每季度至少与徒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;徒弟则应主动学习、积极实践,并有权对不负责的导师提出反馈。
在实施环节,《办法》规范了从师徒配对、协议签订到培训计划制定、轮岗学习的全流程。导师需结合徒弟岗位制定一年期培训计划,徒弟需在不同业务板块或岗位轮岗学习,双方按月填报培训计划与反馈信息。考核则从培训计划落实、谈心开展、徒弟试用期满及一年期考核四方面进行,结果划分为优秀、良好、一般、不合格四个等级,并实行强制分布。
奖惩机制方面,《办法》明确导师带徒一年期满且徒弟通过考核的,导师可获得每月500元的津贴,同时带两名徒弟的津贴可上浮30%;考核优秀的师徒将获得表彰,优秀导师还可获得600-1000元一次性奖励。若徒弟未通过考核或导师带徒不负责,导师将不予发放津贴,且三年内不得进入导师库。
据了解,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激活公司内部人才培养活力,通过“老带新”的传统模式与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相结合,既发挥了老员工的经验优势,又为新员工成长铺设了“快车道”。下一步,公司将按《办法》要求启动导师库建设及首批师徒配对工作,为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动力。